本文目录
武夷大红袍由来的传说?
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大红袍的母树种类?
一、大红袍母树长于福建武夷山的九龙窠内,这6株茶树并不是同一品种,有着自己的特性,茶叶形状、生长周期等方面都不同,因此人们将其分为6个品系。根据大红袍母树所产茶叶的混合情况不同,分为纯种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两类。
二、纯种大红袍是指大红袍母树中的其中一种,经过扦插繁育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栽种,长大后采摘该茶树上部的芽叶为原料制成的大红袍茶品。因为无性繁殖没有代数一说,因此纯种大红袍没有代数之分。
三、商品大红袍是指将这6系大红袍经过无性繁殖而成的茶树,将两种以上品系的大红袍茶树的茶叶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大红袍茶品。和纯种大红袍类似,商品大红袍也没有代数之分。
大红袍母树产量?
大红袍母树现在没有产量!二十世纪30年代当地政府曾派兵把守,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仍雇佣一农户长年看管.自从2000年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成功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就被《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大红袍母树,从2007年10月10日起,不再采摘。
大红袍的来历?
来历故事如下
据传有个晋阳的秀才赶考,途经武夷山时却突发急况,当地庙里的一个老和尚用茶水将他治愈。后来秀才高中归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
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病除。
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
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